logo

县中医院感染科确诊一例高粘表型hvKP患者

日期:2021-08-03 阅读次数:384次

      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杆菌(hypervirulent Klebsilla pneumoniae,hvKP),在1980年代中期在中国台湾地区首先被报道,随后世界其他地区包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欧洲、南非、澳洲等均有病例报道,但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亚洲地区,在中国大陆也有散发hvKP感染的病例报道,hvKP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就是高黏性,实验室常用拉丝试验来测定肺炎克雷伯杆菌的黏性来判定是否为hvKP,临床分析表明具有高黏表型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侵袭性感染力和毒力明显更强,易出现多脏器脓肿、肺炎、眼内炎等情况。

近日,金寨县中医医院感染科收治一名因“突发高热1天”的患者该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完善检查后发现肝脏低密度影、多器官功能障碍,经感染科刘伍主任询问病史、查体后考虑为血流感染继发肝脓肿可能,高度怀疑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予立即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血培养于7月26日双瓶报阳,均提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亚种经与检验科积极沟通,行拉丝实验后结果阳性,故明确为高粘表型hvKP。临床诊断为:1、血流感染(高粘表型hvKP),2、肝脓肿,3、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肝、肺、肾),4、血小板减少症(噬血细胞综合征?),5、糖耐量异常,6、高血压病

在检验、影像等科室协助下,对于此类少见病例从入院到确诊感染科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并提前判断出可能的致病菌及选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不仅体现了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在专业方面的实力,同时也体现各科室之间良好的协作精神。

拉丝实验阳性


备注: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中非常重要的菌种之一,其所致疾病占克雷伯氏菌属感染的95%以上,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是人类鼻咽部和肠道常居菌,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脓毒症等各种感染性疾病,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的越来越多,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几种超级细菌之一。

根据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显示,自2017年开始肺炎克雷伯菌在呼吸道标本分离率多年蝉联第一位,2020全年在血液、其他无菌体液分离率第二位,在泌尿道、脑脊液、伤口脓液标本分离率第三位,全年总分离率第二位,2015年,产ESBLs(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7.4%,2018年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达到24.2%,

相较于hvKP ,cKP(普通肺炎克雷伯菌)与其有着明显的区别:①cKP 多发生在长期卧床或住院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而 hvKP 可以感染无基础疾病的年轻人群; ②hvKP 感染多以原发性肝脓肿为首要症状,并可以导致其他组织的迁徙性感染灶,包括脾脓肿、 肺脓肿、眼内炎、脑膜炎等;③ hvKP 培养后的菌落多为高黏性,hvKP肝脓肿更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目前为止,大多的hvKP对除了氨卡西林外的抗生素都敏感,hvKP的耐药性明显低于cKP,但近年来已经有多重耐药的hvKP报道,并发现hvKP可以对除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外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产EsBL的hvKP从2001年的1.6%上升至2011年的14.3%。所以当高毒力的hvKP获得了多重耐药后,可能会发展为下一个超级细菌,临床治疗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hvKP的高侵袭性、高病死率以及潜在的严重后遗症和耐药性,将来可能会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但现在国内对hvKP的认识尚不足,一方面医疗工作者缺乏对hvKP的认识,国内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中有31.4%~36%为hvKP感染,但大部分地区并无相关数据,在诊治时并未区分cKP(经典肺炎克雷伯杆菌)和hvKP感染,尽管hvKP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但对hvKP的明确诊断有利于对转移病灶的治疗和防止复发,避免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和耐药hvKP。另一方面对hvKP的检查手段尚未完善,拉丝试验尚未在医院普及应用,且现在对hvKP的认识有限,仍需更多的医护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些难题。


供稿/金寨县中医医院感染科

审核/李国辉

编辑/刘  蕤

上一篇书香承载梦想,阅读温暖人生——金寨县中医医院成功举办第一期“玫瑰书香”读书坊活动
下一篇县中医医院智能化煎药室正式投入使用